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点评之上海卷

更新:2013-05-23 11:55壹壹高考网

壹壹高考网发布《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点评之上海卷》(全文共3715字),更多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点评之上海卷相关文档资源请访问壹壹高考网。

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点评之上海卷

试题评析

2009年上海市秋季卷高考作文题,采用了新材料作文题的样式。这反映出了今年上海的文题由2007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和2008年的“他们”的命题作文转为材料作文。这给考生更多的审题和立意的自由,让学生一下子进入自己写作的自由王国,而脱离了过去那种成人化、现实性的写作框框。(当然,那也是符合高考作文必须“戴着镣铐跳舞”的应试规则的)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读懂原材料的寓意。要写好新材料作文,最关键的就是正确理解材料中隐含的意义。只有明确了寓意,才能把握住作文的立意。那么,怎样来读这则材料的含义呢?我们可以采用由表及里、由实就虚的方法。材料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词是“板桥体”。什么是“板桥体”?命题者借此要考生作文中达到什么思维结果?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推敲的地方。“板桥体”,表面上一读就知道,就是郑板桥(郑燮)个人创造的一种书体。顺便介绍一下,所谓的“扬州八怪”,即清康熙至嘉庆初活动于扬州地区的富于创新精神、作品具有崭新风格的画家群。郑燮又是一位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将隶书与行书相融合,创造了一种自称为“六分半”的书法体势,后人称之为“板桥体”。“六分半”书体飘洒错落,格调雄奇。郑氏的绘画作品往往以“六分半”书题以诗文,更加丰富和突出了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因此,从材料中我们完全可以提炼出“创新”的主旨和感点,作为本次作文的立意核心。

2.提炼原材料的感点。文题写作中的材料,给考生提供了至少这样三个基本的信息。按照内容的先后顺序可以分成三层意思。这三层意思可以作为广大考生提炼感点的思维方向和确立感点的角度。(1)“板桥体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从这句话里“隶书参以行楷”形成“板桥体”的字体样式,联想到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考生既可以就书法谈书法,也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2)“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考生可以从“单个字体歪歪斜斜”与“总体错落有致”想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此还可以联想到“张扬个性与构建和谐”的关系,甚至想到“和而不同”的哲学道理。(3)“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这句话字面理解为:①“不可无一”,说明只能够有一种出现于世,才能成其一类书法作品的风格,其他事物也是如此;②“不可有二”,说明让其独立于世,绝对不能够因袭模仿而成其赝品、复制。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物以稀为贵,创新要有个性,真理只有一个。

当然,从材料的整体上考虑,立意的角度可以为只有创新的事物,才有永恒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审题、立意,构思成文时必须善于运用联想与想象,从“板桥体”的书法谈开去,只可以将其作为作文的引子材料,不能纠缠在“书法”上,要与社会实际、学校的生活实际结合。即使花重笔谈论了书法,也要在文章的后半部体现出由此生发出的自己的“创新”的观点,做到“卒章显志”。

总之,广大考生在作文立意时,一定只能将“板桥体”作为一个开拓、“创新”的哲学符号而已,要真正写出自己立意所形成的“板桥体”——创新的事物,就必须选择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描述和议论,揭示出新的属于你写的“板桥体”的新意和主题。

和谐的统一

上海考生

去黄山旅游前,总会对那怪峰孤松遐想万千,待到我亲眼见识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壮丽——那孤松,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岖险峻,有欲倾之势。两个个体本身都算不得美,却在相融中构造出了清雅高绝的图景!

一些个体,他们本身或许各有特点,略有不足;但它们未曾勾心斗角过,未曾针锋相对过,在如斯的统一中,倘若你以总体之角度观之,竟是别样和谐。走下黄山,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是的,如果你只求个体的方正,那么最终所得可能仅仅只是一潭死水,茫然而无趣。君不见明、清王朝盛行的八股文吗?八股文根本不讲求相融,不讲求文章总体的韵味,它只求圣人之说,只求体制规范。每一字的方方正正,这种只偏安一隅的排他性,最终让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与美感,更让明、清王朝裹足不前。

我想,真正的大美绝不应该如此!它应当是支点的寻觅,是元素的交融,是单一的*,更是和谐的统一。

个体的波澜不惊,甚至旁逸斜出,却能在同一后成就整体的云蒸霞蔚,别样风采。郑板桥先生曾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他也正是这样诠释自己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成就了和谐的统一,成就了“板桥体”的艺术高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前读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一文,不禁为他文章中的文白兼用所叹服。文言,精巧而意赅;白话,又不失抒情之美。也许仅取一者,会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词肥意瘠;但两者的兼用却令整篇文章彰显了别样的韵致。

非独文学如此,荣格说:“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我想,我们的内心中或许也要依靠无数不调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为饱满。“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诗人萨松的诗句。猛虎不免生猛,蔷薇过于柔和,调和两者特点,便是丰满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女儿情态;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贯长虹。她的人格,非婉约、非雄健,而是两者兼具的浪漫,足令人怀想千年!

道与万物参,万物的和谐统一方造就世间大美。回首,我再看向那株遒劲的孤松,再看向那面绝然的峭壁,在夕阳下它们长久地融为一体,错落有致。我释然。

点评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化小品散文。作者在文章开头采用了比兴手法,没有从材料本身直接谈起,而是通过游览黄山的经历——“对那怪峰孤松遐想”,来说明道理。但是,从主体部分来看,文章这样写的用意还是紧紧围绕材料中“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这句话来提炼感点,生发开去议论的。这就是本文中作者要发表的见解:个体的旁逸斜出,统一在整体中而显出和谐的美。

文章选择的题材丰富多彩,说明作者善于联想,同时也表明作者厚实的文化积淀。例如,从描述黄山孤松怪石那清雅高绝的图景而构成黄山的大美,想到只求体制规范在整体上却毫无生气的“八股文”,字里行间隐含了批判那“裹足不前”的“八股文”的弊端;又联想到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一文,对比鲜明;再就是从独树一帜的“板桥体”,联想到“猛虎细嗅蔷薇”和李清照诗词中的创新与不同的风格。语言优美,读来琅琅上口。

病文诊断

有心莫共花争发

上海考生

常说“见字如面”,那些看似幼稚的字,仿佛是他难得糊涂时的漫笑。但若往深了品味,便能读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刻!板桥是这样一个独特的才子,豪爽不羁却又心系百姓,后无来者,他也是历史一面独特的旗帜了。

有人评价其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是呀,倘若人人都钟情于柳之工整,风格趋同,那就势必少了创新,少了独特的光芒。板桥是独特的,再不可能有第二个他。而他的不拘泥于临摹古书独树一帜的做法,是否也能给我们启示——倘若有心,那就莫共群花争发,而是找准自己的方位,绽放一份独特的美丽。

追求独特,拒绝人云亦云的平庸,因为每一条生命都因与众不同的五彩的光辉才使世界绚烂多姿。正如诗歌的王国里,既要有浪漫梦幻,也要有沉郁悲伤,加上清新灵秀的小诗,才显得博大精深,风景万千;也若绘画的海洋中要有西洋画的精细逼真,又一定要添加中国画的飘逸潇洒才能波澜壮阔。我们只能一味模仿,而丧失了最珍贵的独特。如果不是追求化用唐诗宋词中的经典,明清的诗歌何以黯淡无光?而正是在习画之初,靠临摹养成基础的扎实,又最终跳出条框,有所创新,书画才跃出一个个举足轻重的大家,如黄宾虹,齐白石等!

我们可以从模仿中找感觉,垒成起步的阶梯,但是要记住,最重要的是跳离阶梯,这样我们才能自由自在的飞翔在广阔的天空,释放自己丰硕的才华。

有时,我们可能迷惘,看啊看拥挤的人群,却不知自己的方向在何处。别慌,想想“含芳独暮春”?造就了春日尾巴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想想“菊花蕊寒香冷蝶难来”的孤傲清高。想要独特,那是需要多大努力和付出啊!别怕,既然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是来搏斗,是来奋斗的,如巴金所说,要冲破激流,冲洗出自己的一片光洁柔软的沙滩,那里的世界更为辽阔。如果放弃拼搏,我们会汇入时代的洪流中,归于平庸,而让独特之光,无声息的熄灭。

那么让我们抱着一颗追求独特的真诚的心,来尽情书写生命吧。莫共群花争发,而是勇敢的一枝独秀!人生的追求在这“一枝”中流光溢彩!

点评

由材料中“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作者想到了“独特”。全文在针对“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议论分析的过程中,能够转换角度,深入分析。所不足的有两点:一是开头与结尾不相呼应;一是文中还缺少点理论论据(因为名人的话,或者书画理论,很有说服力;使人对所要讲的道理更加信服)。

如果增加一小节作开头的自然段,提出与“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相吻合的具体内容,再在文章主体部分适当增加几句理论论据,文章就能提升一个档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